来源:中国青年网 编辑:xuwenwei
2020-11-05 10:21:41
“兄弟姐妹晚上围着聊,白天跟着跑,齐心要给这深山,开一条阳关道。”这是山西省永和县阁底乡奇奇里村的村歌《我在奇奇里》的一句歌词。今年端午节,曾任奇奇里村驻村第一书记、现任阁底乡乡长的郭若桥,在直播间哼着这首歌,向屏幕前的网友推荐黄河畔的美景与美食。
端午节期间郭若桥(左一)在直播间推荐永和县特产。受访者供图
文旅+扶贫
发展地方文旅事业,是郭若桥自2015年驻村就一直坚持的事情。
九曲黄河在奇奇里村西的崇山峻岭间游弋,盘旋出一个壮美的乾坤湾。早在2016年,时任奇奇里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郭若桥就邀请临汾市摄影家协会在阁底奇奇里村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魅力乾坤湾,多彩奇奇里”摄影采风活动,活动还请来了洪洞的威风锣鼓和蒲剧剧团前来演出,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来观看。
后来,奇奇里村的摄影作品在平遥摄影节上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村民自发干起了农家乐,为村里的旅游业奠定了基础。
2017年,郭若桥组织建设的“中国摄影家精准扶贫枣林”,在奇奇里村开园,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代表参加了枣园开园活动。活动现场,摄影家每人拿出120元认领一颗枣树,1000位摄影家共计认领1000棵枣树。郭若桥将1000位摄影家资助的12万元,全部交给贫困村民,村民将这笔资金用到日常的农业生产、科技管护上。枣子成熟后,枣农给每位认领枣树的摄影家邮寄20斤优质红枣。“这种帮扶模式深受贫困户和摄影家的赞许,对于推动扶贫产业发展有积极意义。”郭若桥告诉记者。
2018年10月,奇奇里村将迎来“黄金周”首批旅游团,郭若桥身着中式唐装,头戴耳麦,腰挎扩音器,临时客串导游。“大家好,欢迎来到奇奇里,我是村里的第一书记,也是大家免费的导游……”朴实幽默的话语,让游客在笑声中瞬间放松了心情。
除了在当地推介奇奇里村的旅游业,郭若桥还将脱贫梦带到了全国观众面前。为了获得《开门大吉》的梦想基金,带着村里的留守儿童去北京看国家的发展变化,郭若桥和乡亲们带着红枣走进央视,讲述自己的驻村故事。
“一日三颗永和枣,保你青春永不老”,在节目中,郭若桥对话主持人尼格买提,将村里的红枣推荐给全国的观众。郭若桥分享了村里修旅游路进而打通乾坤湾景区发展之路的故事,讲述了他初到村里,村民骑摩托两小时去乡镇,只为买两碗白米饭,为他准备一碗白糖拌饭的故事……
郭若桥在《开门大吉》栏目推介村里的红枣。受访者供图
“这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所在。”郭若桥说。
2017年,整村脱贫后,任期结束的郭若桥并没有离开,仍坚持在这里工作,挖掘和整理这里的红色基因、黄河文化及特色民俗。
今年10月6日,“生动黄河·乐享乾坤”音乐会在乾坤湾景区举办,数以万计的游客穿过郭若桥当年协调修建的那条路,在黄河畔里欣赏了一场听觉盛宴。
红枣书记
除了推进文旅事业,郭若桥还一直在构思让老百姓脱贫的产业门路:如何将奇奇里村的优质红枣推销出去?
由于缺水,村里种的玉米只有小腿高,恶劣的自然条件却十分适宜种枣树。然而,就是这个“红枣村”的枣,不是因为下雨导致红枣腐烂,就是苦于没有渠道卖枣。
2015年冬,郭若桥带着村干部到临汾摆摊帮助村民销售红枣万余公斤,他在市区的繁华街道和小区门口摆地摊,一站就是一天,饿了就吃些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几口自带水。
郭若桥认为,红枣是村里致富的希望。他拿出自己的精神文明奖金,为村里有困难的枣农提供帮助。
为了帮村民卖红枣,从收枣、登记,到设计商标包装,再到装箱、运输,郭若桥亲力亲为。在推销红枣的同时,他还联合隰县的一位驻村第一书记策划了“枣想和你不分梨”活动,将奇奇里村的红枣和隰县的香梨放在一起推销,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打开了奇奇里村红枣的销售市场。
郭若桥也因卖红枣出了名,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红枣书记”。
“想在村里建一个红枣示范基地,将‘永和乾坤湾红枣’这个品牌做大做强。”郭若桥告诉记者。
“我身后就是我们美丽的乾坤湾,今天在黄河岸畔,我向大家推荐几款当地有名的农副产品。”端午节期间,永和县连续举办四场直播带游带货活动,郭若桥与县领导们组成的“带货团”走进直播间,向网友们推介永和的旅游资源、文旅产品和特色农副产品红枣、蜂蜜、槐花饼等。
“这就打响了永和县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名气,也对发展‘田间定制、订单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郭若桥介绍,端午带游带货直播活动在各个直播平台上累计完成特色农产品销售96.8万元。
大山里的那座“桥”
郭若桥经常说,愿做大山里的那座“桥”,架在需要我的地方,深扎泥土,铺接美好。
今年疫情期间,担任阁底乡乡长的郭若桥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排查,搭建了一座阻隔疫情的“桥”。“摸清全县返乡人员底数的基础上,建立了312(三卡一办法两督查)工作机制。”
郭若桥介绍说,三卡是阁底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联系卡、阁底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提醒卡、阁底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警示卡,一办法是废弃口罩收集处置办法,两督查是重点监护对象跟踪监测督查、拉网式督查。
郭若桥在卫生防疫排查点督导防控工作。受访者供图
“联系卡是以户为单位,由乡镇、村干部包联,实现全覆盖,无遗漏。”郭若桥介绍说,提醒卡是将疾病预防知识、文明卫生习惯、疫情防控政策、防护知识等内容,以“明白纸”形式发放到群众手中,一户一份。警示卡是在返乡重点监测人员居住地点悬挂警示卡,避免人员往来接触,动员广大群众配合支持,从源头上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途径一办法。
这座“桥”,还连接了村子与外地的教育资源。郭若桥与太原、临汾等地的院校联合在村里成立教育、教学活动实践基地,利用每年寒暑假期,让学生们在奇奇里村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农村现状,了解基层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高校的大学生利用假期义务来村里教老百姓专业知识,教村里孩子们读书学习。
这座桥,还是连接着村民的心。为了让村民用上自来水,郭若桥的多方沟通,2016年春季,一条通向村民家中的自来水管道开始铺设,奇奇里村爬沟过坎去挑水的历史即将结束。村里没有路灯,郭若桥就和村干部们一起努力,通过多方筹款,给村里新装了45盏太阳能路灯,完成了奇奇里村的“亮化工程”,用真心赢得了村里人的信任。
有一次,郭若桥在一个老乡家的炕头上和大家聊天,因为疲劳,聊着聊着他就睡着了,老乡怕自己打呼噜影响他休息,轻轻地给他盖上被子后,悄悄到邻居家借宿了。
有位村民担心他的脚出汗起泡,便做了双布鞋悄悄地放到他的窗台上,一针一线,手工纳的鞋底密密实实、通风透气,郭若桥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穿。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近日,在阁底乡举办的“声动黄河·乐享乾坤”音乐会上,歌手唱起这首《我的祖国》。坐在台下的郭若桥听到这段歌词,这些年在奇奇里村、在阁底乡的工作往事,在脑子里打转,泪水在眼睛里打转,“特别感谢全村732个村民,是他们让我坚定信心留了下来”。(中国青年网记者 左橙)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